“家園”征文:懷念武漢
美國《亞省時報》總主筆 少君
2005年9月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武漢召開時,武漢最熱的季節(jié)剛過,但對于我們這些在北方長大的人來說,9月的秋老虎依然讓我們昏頭昏腦……
當接到“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邀請時,我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了在武漢的朋友,因為武漢與我有太多的關聯(lián)……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到武漢時,我還在上小學。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被下放到湖北潛江的“五七干?!?。第二年,我和母親去探望在那兒插秧種水稻的老父。于是,武漢就成為我人生中第一次長途火車的終點站。我第一次來到波光浩淼的長江邊,第一次見到萬里長江第一橋……
武漢讓每一個初到的人都會感到很大,武漢之“大”,或許是因為它的地域特征給人以“大氣”的感覺,或許也是因為三鎮(zhèn)隔江相望的城市結構造就了一種雄偉的印象。你無論站在哪一座長江大橋上,兩頭都是一望無盡的繁華景色。
當中新社組織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從業(yè)者參觀黃鶴樓時,碰到一位美國人,他計劃去位于漢口的同濟醫(yī)科大學找朋友,別人告訴他要先搭車從武昌過長江到漢陽,再從漢陽搭車過漢江到漢口。這中間得經過寶通禪寺、閱馬場、辛亥革命紀念館、蛇山、龜山、黃鶴樓和電視塔……他聽得云里霧里,感覺比從紐約到新澤西還遠。
大陸的一份雜志曾做過一次問卷調查,武漢被讀者評為是最市民化的城市。 武漢的“市民化”是個什么概念?你若讀過武漢女作家方方或池莉的小說,便會徹底讀懂武漢“市民化”的含義。池莉在《老武漢》一書里更自負地說:“中國的整個一部近代史,哪一個城市還比武漢市更風頭更火熱?又有哪一個城市的故事還比武漢市更驚險更有趣,更浪漫更跌宕?”
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庫門,武漢的小巷叫里份。里份是武漢近百年市民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漢口開埠之后西方聯(lián)排式住宅和中國傳統(tǒng)四合院建筑的一種結合體,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標本。
武漢男人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不舒服”。武漢因為是一座水城,漢江與長江相會,湖泊與河港密織,城市周邊皆山,龜蛇二山,不過是高一些的大石塊而已。在水中間,盛夏無風,陽光直曬,濕度極高,蒸烤交加,人是不舒服。然而,不舒服的更是心情的狀態(tài),比如武漢男人很努力也勤勞,但卻不如北京男人會說話,不如廣州男人會賺錢,也不如成都男人會吃……于是心理便有一些失衡,所以“不舒服”。武漢男人對于舒不舒服的“裹筋”(糾纏不休)和“嘀哆”(羅嗦),外人可能一生都搞不懂,然而,它卻是武漢男人對生活的日常感覺。
武漢男人說話平素一慣心直口快,毫不遮掩,動不動就愛上火,而且吵起架來嗓門特大。武漢男人對朋友那是絕對的講胃口(夠義氣)。武漢有個方言叫答白算數,意思就是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辦到。他們性格中有韌性、有蠻勁,也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據說武漢男人什么都不怕,但就是怕屋里的女人。武漢女人生長在長江邊,從小就承受著酷暑嚴寒的天氣,因而性格是再鮮明不過:精明、好強、潑辣,又有在市民生活中鍛煉出來的細致認真。武漢女人對家有著極大的向往和歸屬感,一朝偃旗息鼓嫁做人婦,便能將生活安排得妥貼幸福。
登黃鶴樓,游東湖,拜歸元寺是人們到武漢必游之路,但我更喜歡武漢的吃。會議第四天安排到武漢科技開發(fā)區(qū)參觀,午飯后約一位當地電視臺的年輕記者,陪我去買三十多年來一直藏在我心靈深處的童年記憶:麻烘糕。
這麻烘糕是當年武漢最有名的東西,是一種白線邊、黑麻芯的長方形薄片,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的特點,又有云片糕甜潤易溶的風格。糕片厚薄一致,糕麻分布均勻,具有麻仁、桂花的香味,疏松脆甜可口。我們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里找了好久,才在一處連那位記者都不知是什么方位的小店里,找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麻烘糕!
“這架上的十幾盒我都要?!蔽医诲X時,那位記者驚訝無比,連售貨員的眼神都有些不可思議。
“大叔,您不會是拿到美國去倒賣吧?”小記者調侃道。
他真的難以理解這麻烘糕對我的意義。在當年那個物質極端貧乏的年代,老爸每次從干校寄給我的那幾盒麻烘糕,不但給我的少年帶來了難以形容的快樂,還因此確定了我在學校成為孩子王的地位:每次分發(fā)這一片片麻烘糕時,望著那些排著隊的小伙伴兒們,我感覺自己就象是一個山寨王。
除了這深存記憶中的麻烘糕之外,我還喜歡武漢人的“過早”?!斑^早”是武漢人對早餐的俗稱。由于武漢由漢口、漢陽、武昌三鎮(zhèn)組成,交通向來不便,武漢人一早就要匆匆地趕路,常常來不及在家用早餐,人們很早就養(yǎng)成了戶外“過早”的飲食習俗。熱干面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經典早餐,細細圓圓的一種面條,前一天過水稍煮一下,然后用香油灑在上面和一和,再抖散,使其不粘塊,攤涼。到第二天早上,放在沸水里淖一淖,撈出來,放在已放有醬油、醋、鹽、蝦仁、榨菜絲、味精的碗里,再澆上芝麻醬、辣椒油、蔥花,拌在一起,于是一碗熱氣騰騰、噴噴香的熱干面就成了。
中新社為我們安排了最好的會議環(huán)境,國務院僑辦主任陳玉杰、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蔡武等到會致詞,武漢市委書記苗圩更是數次到會場所在地香格里拉飯店檢查服務是否周到。他說很多武漢人都認為,武漢的“運氣”不好,歷史沒有給它很好的機遇。但事實上,武漢在歷史上曾經好幾次差一點就成了首都。
武漢地處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和南北交流的結合部,距北京、上海、香港、重慶、西安的距離恰巧都在1200公里左右。它就像一個圓心,物流、人流、資金流,都經由它向其他方向流動。武漢曾有一批名聞全國的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謙祥益、汪玉霞、藍田寶……這些老字號浸潤著武漢百年的歷史文化,正如武漢作家方方說,武漢有如一本攤開著的書,長江是它的書脊,南北兩岸是它攤開的扉頁,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間一樣。
武漢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次,以前除了麻烘糕就好象什么都沒有留住。而這次卻不一樣,我不但記得它的夜色和過早,還記得江面上的船笛聲,記得桂花糕和面窩……飛機剛剛起飛,我已經開始懷念武漢的一切,懷念那里的街道,那里的江水,那里的喧嘩……
征文啟事:
“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從南京、長沙、武漢、成都、上海、重慶、青島、貴陽一路走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至今已8屆,跨越15個年頭,參加過論壇的海外華媒人總數逾3000人(次)。
“15年”、“8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文媒體同仁能夠在同一時間在一地相聚,充分體現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生命力、影響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說:“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華文傳媒人的精神家園”;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全球華文傳媒人相約的盛會和節(jié)日”;
“我們在這里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論壇是全球華文媒體人交流、情感互動的平臺,是分享經驗,探討問題,尋求合作和發(fā)展機遇的沙龍”。
或許,你是參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8屆元老”,或許因為某種原因你缺席過幾屆,或許你參加過行走中國活動……相信你一定有話想說,有感而發(fā),有事要記,有聞要錄。
來吧,我們懇請你參加“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寫一寫、憶一憶、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參加相關活動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經歷、趣聞、趣事……相信那“一點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溫馨的。
征文可圍繞“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這一主題,寫人,寫事,狀物、言情,“嘻笑怒罵”皆文章。征文體例不限,文風不拘,篇幅可長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題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個“真”字。記住,請隨征文附上3-5張與你寫的征文相關的照片(附圖片說明)。
“家園”征文活動由中國新聞社舉辦。征文活動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將于2016年年底結集出版。
征文的文圖稿件請發(fā)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園”征文活動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