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財稅改革可行性考驗政府治理能力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7日(星期一)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部長助理許宏才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新社記者 金碩 攝
視頻:樓繼偉:財稅改革推進速度低于預期 稅制改革稍慢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僑網3月8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較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引發(fā)輿論高度關注。對此,港臺及外國華文媒體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非但不會增加“硬著陸”風險,更是有利“軟著陸”的必要、可行、安全之舉。
《香港商報》8日評論分析,赤字率提高到3%,外界擔心這或引致債務危機,可能增加經濟“硬著陸”風險。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其實,報告已經明確指出,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7日,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兩會”記者會上進一步解釋說明,比較來說中國財政赤字及債務并不很高,地方債亦不是大問題,當中且更存在一定的債務空間,將主要用于支持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
分析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非但不會增加“硬著陸”風險,更是有利“軟著陸”的必要、可行、安全之舉。說到底,對于中國經濟前景實無什么危言聳聽唱衰的理由。通過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發(fā)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前景一片光明。
財稅改革考驗政府治理能力
香港《文匯報》8日文章稱,新形勢下的財稅改革,并不是單純的財政領域內的改革,實際上是政府治理問題,是一個關乎全局的系統(tǒng)工程。如果能從系統(tǒng)角度搞好財稅體制改革,就可為今后發(fā)展增加體制動力;如果改不好或半途停滯,今后的發(fā)展將會增加不少阻力,阻礙下一步的發(fā)展。
學者預計,今年財稅改革將集中精力攻克兩方面的“硬骨頭”:一是“營改增”期間過渡性財稅收入劃分的制度辦法,二是關于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指導性意見。
臺灣《經濟日報》8日報道,赤字率提高至3%,雙雙創(chuàng)下史上新高引發(fā)外界關注。對此,樓繼偉強調,目前中國政府債務大約只占GDP的40%,和許多國家相比仍低,未來也還有一定的舉債空間。
臺灣《旺報》8日文章則分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開放話,要讓“營改增”成為今年財稅改革的第一炮,等于是在已有的財政赤字上再度縮緊腰帶;樓繼偉也公開表示財稅改革速度的確不如預期,這也顯示接下來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
但是,大陸中央、地方財政今年都要減少稅收,還將持續(xù)很長的一段時間,別忘了還有供給側改革。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8日文章說,中國政府為了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新概念。但這絕對不是簡單地把西方供給學派經濟學應用到中國。這個概念如果要在中國發(fā)生有效作用,就必須回答很多與中國經濟有關的問題,因為西方供給學派的產生是為了回答西方的問題。從經濟政策的角度看,至少需要回到如下幾個主要問題:什么東西供給過度了?什么地方供給不足?什么地方提供了錯誤的供給?
供給過度的就是這次改革需要對付的三個“去”,即去產能、去庫存和去杠桿。其中產能和庫存實際上是一回事,而杠桿則是制度上的事情。產能和庫存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應付的,但“去杠桿”即制度的改造和去除,則是比較長遠的事,很難一蹴而就。
庫存和產能供給過度,這是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有關。通過“去”來促成產業(yè)的調整也會是一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