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文化拾遺:嶺南水鄉(xiāng)泮塘古村的前生今世
原標題:廣州文化拾遺|嶺南水鄉(xiāng)泮塘古村的前生今世
大洋網訊 荔灣湖畔有一個古村落——泮塘。泮塘很老,地處老西關,有著至少九百多年的歷史,窄巷、麻石街、青紅磚房、文塔、仁威廟、梁氏宗祠……這里完好保存著嶺南古村落的肌理和風貌;泮塘很大,中山八路、龍津西路、荔灣路與荔灣湖圍成的區(qū)域,分布著首、二、三、四、五約;泮塘很有名,北帝誕、扒龍船、泮塘五秀,個個都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泮塘名片。今天,廣報全媒體記者帶領大家從泮塘村跡和村民、街坊的講述中,重拾散落在泮塘的文化記憶。
走訪:首二三四五約自東向西分布
泮塘是廣州逢源大街-荔灣湖歷史文化街區(qū)中的一部分,自東向西分為首、二、三、四、五約。首約在華貴路橋頭一帶,二約在逢源路寶盛園后面的馬基涌一帶,三、四約連成片,三約位于龍津西路與逢源路的交界處,四約靠近泮塘路,兩者以鄭巷和公壽里為界,五約則與四約隔著仁威廟西旁巷,靠近荔灣湖公園。
記者了解到,“約”最早是一種鄉(xiāng)村組織的名字,是一個村民的聚居點,相當于一個自然村落。如今,首、二、三約大都已拆遷改造,四約還有些小巷和舊民居,五約的村落形態(tài)保留最完整。從泮塘路仁威廟的門口走,可直通五約的主巷五約直街,五約直街是一條寬一兩米的麻石街,沿途有不少人家擺賣泮塘五秀和馬蹄粉,榕樹下常有村民在聊天打牌。五約的村跡有幾處:直街的五約亭,七巷的李氏宗祠(敦本堂)、皞遐書舍、三官廟。
荔灣地志辦顧問潘廣慶曾在20世紀60年代負責荔灣湖公園的管理,在周邊居住了70多年。據其介紹,磚石砌筑的五約亭,上面石聯(lián)書“門接水源朝北極,路迎金氣盛西方”,是村中清朝進士黃其表的字跡。皞遐書舍是建于清末民初的李家私塾,有三間房,屬于磚木結構平房,是目前這里現(xiàn)存的唯一一處私塾學堂。李氏宗祠則建于清末,凹斗門、鑊耳墻,是村中李氏“生祠”?!袄钍献陟羰莻€小祠堂,供奉的是李家一族某一房五代以內宗親,建造時尚有宗親在世,所以叫‘生祠’?!迸藦V慶解釋道。
五約外街有一處規(guī)模更大的李氏宗祠,曾被用作荔灣湖飯店的接待廳,后改為廚房,如今基本廢置。潘廣慶說:“里面有石柱、石聯(lián),很精美。祠堂后方門樓掛上了‘廣州市傳統(tǒng)風貌建筑’的牌子?!?/p>
開村:何時開村無史料記載 首約趙姓已無處覓
史料記載,荔枝灣一帶在唐代由珠江沖積而形成陸地,因地勢低平、河涌縱橫、湖沼眾多,鄉(xiāng)民便筑基為塘,基上栽荔枝、龍眼等果樹,塘內種蓮藕、菱角等水生作物。據廣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饒原生介紹,南宋《輿地紀勝》記述了南漢劉王在此處開辟園林的事,“劉王花塢,乃劉氏華林園,又名西御苑,在郡治六里,名泮塘,有桃、梅、蓮、菱之屬”,這是關于“泮塘”二字最早的記載。潘廣慶告訴記者,他們曾在云津苑文塔附近發(fā)現(xiàn)“古之花塢”的橫匾和“祀崇花塢樂平康”的石聯(lián)上聯(lián)?!罢伊?0多年,都沒有找到下聯(lián),后來發(fā)現(xiàn)上聯(lián)被立在華貴橋旁。”
泮塘一帶曾是“劉王花塢”證據確鑿,但何時開村并無史料記載,人們通常以仁威廟的歷史來推斷,《續(xù)修南??h志》載述,仁威廟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由泮塘村民自發(fā)捐籌建設,這也成為泮塘至少九百多年村史的出處。村民李凱帆常從村中長輩處“搜刮”故事,他認為,泮塘開村至今應有千年以上,因為“一般先有人定居、聚集才會興建廟宇,仁威廟始建前泮塘就有五個約,開村肯定更早”?!跋扔惺准s,再有二、三、四、五約,首約開約是曾、岑、趙三姓,趙姓從附近的龍津中路三圣社村遷居而來,二約開約為余、區(qū)、何三姓,三約開約為陸姓,四約開約為劉姓,五約開約則為李姓、黃姓?!贝迕顸S永銳說。李凱帆補充道:“按照先來后到,村民把這些姓氏分為‘老姓’‘新姓’,最早開村的趙姓已無跡可尋?!?/p>
如今的泮塘村,形成了梁、李、劉、陳、何、張、區(qū)、鄭、植、黃等多姓宗族共居的格局。李姓是泮塘歷史比較悠久的姓,李凱帆年幼時聽老人家提起,他的祖先遷來泮塘四約,最開始從事曬鹽業(yè),后又做小買辦,還曾與十三行富商潘仕成有往來。梁氏是泮塘的大族,村民梁綿海拿出了放在龍津西路梁氏宗祠的族譜,族譜上記載,始祖永享公梁宏益在南宋咸淳年間從南雄珠璣巷南遷至廣州西場鄉(xiāng),在七世祖肇基公那一代遷至泮塘,到梁綿海已是第二十三代。
饒原生表示,因無史料記載,關于泮塘的發(fā)端只能從泮塘的村志和村民的族譜中找到蛛絲馬跡。然而,泮塘的村志曾遭損毀,只有20世紀80年代續(xù)寫的版本,而曾、岑、趙的開村“老姓”也很難尋覓。泮塘古村的發(fā)端,依舊是個謎。
水脈:清代成為半陸半溪的水鄉(xiāng) 嶺南第一名園建于此
從地圖上看,泮塘村五約面積最大,且只有五約臨湖。李凱帆告訴記者:“其實,以前泮塘整個村都靠近水邊。”記者留意到,在陳廉伯故居連廊附近,有兩處面積不大的平臺,“以前河涌寬闊,這些平臺原是碼頭,用來上下貨?!崩顒P帆介紹,梁氏宗祠斜對面一棟民宅處曾是“逢源沙地”,用于裝卸貨物。
唐代以后,荔枝灣一帶逐漸成為河道密布、湖沼星羅的河湖沼澤區(qū),到了清代,這一帶被開發(fā)為居民區(qū),泮塘成為半陸半溪的水鄉(xiāng),不少商人在此修建庭院。清朝道光十年,西關富商潘仕成將荔枝灣方圓幾百畝地買下,建成嶺南第一名園“海山仙館”,潘仕成晚年時,“海山仙館”被罰沒充公,舊址被不同的人買去分別建成彭園、荔香園、凌園,后一一衰敗?!爸钡缴鲜兰o前半葉,這里都還保留著荷葉田田、船只搖曳的水鄉(xiāng)風光?!迸藦V慶說。再后來就是在泮塘村水田、池塘的基礎上開挖荔灣湖了。
在荔枝灣涌旁,有兩棟大屋有帶連廊的私家碼頭設計,可見泮塘一帶當年嶺南水鄉(xiāng)的盛況。
依水而生,泮塘的村落形態(tài)由水塑造。潘廣慶帶著記者在五約找到多處與水有關的痕跡。第一處是三觀廟前街15號民居附近,與其他巷子不同,隔巷相對的民居上方有磚石砌筑的頂棚。潘廣慶告訴記者:“這條巷以前是五約涌,這幾戶都是做馬蹄粉的人家,以前在家門口的涌邊洗馬蹄,要用柱子撐起一個棚,遮風擋雨,現(xiàn)在還保留了這種形式?!?/p>
第二處是李氏祠堂后面的一塊墻面。墻面2.4米高處,有兩個磚上刻著“民國四年”“大水”的字樣。“那一年,廣州發(fā)大水,到了這個高度,被記錄了下來。”潘廣慶告訴記者,這是廣州可尋的記錄乙卯大水災的兩處痕跡之一,以前泮塘家家戶戶備有木舟和竹梯,應對水患水災。第三處則是五約亭旁的旱橋,橋下曾有花城涌流經,花城涌與五約直街交叉,帶來便利的水運,因此一直以來周邊商鋪多。
文脈:為轉文運改名“泮塘” 老一輩“題四句”信手拈來
泮塘,本叫半塘,廣東省地方史志專家陳澤泓在《荔灣故事·泮塘文史》中考證,從“半塘”到“泮塘”的演變可以看出泮塘民間崇文的心態(tài)。明清時期,“半塘”“泮塘”“泮溪”通用,使用“半塘”居多,此后只用“泮溪”“泮塘”。清代中后期,“半塘”越來越少見,“泮塘”占了上風。原來,古代學宮內的半圓形水池被稱為“泮水”,進入學宮又稱為“入泮”,鄉(xiāng)民將“半塘”改為“泮塘”,是期望本地學子“入泮”成才,祈求文運昌盛。
相傳,云津苑文塔也是泮塘村民為轉文運而籌建。文塔建于何年,由誰建造,其實并無文字記載。據饒原生介紹,根據其傳統(tǒng)西關大屋式的青磚石腳墻體,以及整體結構與香港古文塔新界屏山的聚星樓極為相似,其內部裝飾與廣州琶洲塔相似,可推知為明代中期至清代初期的建筑。
“泮塘村歷來多以做小生意、小買辦、耕種為業(yè),文化名人有清朝進士黃其表。”李凱帆說。據聞,同治年間,黃其表高中進士,又官拜湖南永州知府,為官清廉,后來他告老歸里,當?shù)剡_官顯貴邀宴,皆拒而不赴。900多年、崇文重教的村落,為何歷史只留下寥寥印記?對此,李凱帆認為或與村中經商的傳統(tǒng)有關,饒原生則認為或跟史料缺失有關。
盡管如此,當?shù)貐s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口頭民間文學藝術“題四句”?!邦}四句”是一種類似于民謠的即興口頭創(chuàng)作,比較文雅,用來道賀、娛樂,甚至戲謔,以增加節(jié)日氣氛、勞動情趣。如《散饌盒》,“輝金全盒好光輝,內里乘裝品物齊。商人妙手精工砌,慶賀乘龍系娶妻。朋情彼此如兄弟,今宵暫別轉回歸。后會有期應本系,姜酌明年又至嚟(來)”,是講結婚后新郎與“案兄弟”飲宴的。“題四句”到20世紀50年代,還熱鬧過一陣子,后來逐漸消失。年過七旬的黃永銳告訴記者,以前村中會“題四句”的人多讀過私塾,村中有些人還曾把自己或者他人的“題四句”抄錄成小本,但如今大多已佚失?!敖Y婚、添丁、開檔、剃頭、吃湯圓都有‘題四句’,要有些才氣才能作出來的?!彼f。
小資料:
泮塘龍舟
獨有“孖金錢”標志
廣州素有端午節(jié)扒龍舟的傳統(tǒng),泮塘扒龍舟更是赫赫有名。泮塘老龍400多歲,它的“契爺”南海鹽步老龍已有580多歲,兩龍結契已超過460年,泮塘同鹽步超過4個世紀的情誼也為人們津津樂道。不過,村民告訴記者,泮塘龍舟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點,它是廣州唯一有“孖金錢”標志的龍船。如果細心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泮塘龍船船頭旗幟的頂端有1個孖金錢和9支雉雞尾。李凱帆說:“村民中流傳這樣一個解釋,當年是慈禧被鹽步和泮塘的父子情感動,才特地獎賞兩地龍船隊‘孖金錢’,鹽步12支、泮塘9支雉雞尾的?!?/p>
“從全國來看,以‘約’來命名的古村落為數(shù)不多,泮塘雖在建筑上并不是非常奪目,但扒龍舟是非常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别堅硎荆沁z是以活生生的人為載體,得益于古村落肌理的保留,扒龍舟這樣的民俗在泮塘一直長盛不衰。
順治年間
泮塘舊照現(xiàn)“文塔”?
2014年,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在廣州圖書館舉辦《珍圖真像·海上絲綢之路近代三百年珍藏展》,在展覽上李凱帆拍下一張泮塘畫像的圖片。史料記載,1655年6月19日,荷蘭政府使節(jié)及荷蘭東印度公司成員從印尼巴達維亞港出發(fā),先抵達虎門,再到廣州。次年3月,荷蘭人得到許可后才動身前往北京朝見。使團中的一位成員將逗留在廣州所見事物記載下來,并繪制了大量畫稿。
這張畫像的視角是從石路頭(今泮塘路)望過去,先看到仁威廟,只有中間主體建筑,配殿尚未建成(仁威廟在乾隆年間重修),如今的海山仙館位置附近卻出現(xiàn)了四層高尖塔。“會不會是文塔?”李凱帆推測,“它的造型與云津苑文塔極為相似,而云津苑文塔書‘南軸’,這個塔會不會是‘北軸’?”對此,饒原生看過圖片后表示,這個塔形態(tài)確實像“文塔”,但僅從一張圖片較難判斷,“一般不會在一地同修兩座文塔,可能是之前的文塔,今天我們看到的文塔可能是改動了位置再重修的?!倍藦V慶則表示,他也曾看過海山仙館位置附近有塔矗立的資料,但傾向于認為這并非文塔,“文塔一般都在兩三層,沒這么高?!?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