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寧波文化館“溫·故”非遺手工藝展竹編展舉行

2017年09月08日 11:24   來源:寧波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

  原題:市文化館“溫·故”非遺手工藝展竹編展舉行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 通訊員陳敏健)昨晚(9月7日),“溫·故”非遺手工藝展系列展之竹編展在117藝術中心舉行開展儀式,此次展出竹編工藝品50余件,展覽將持續(xù)到9月17日。

  據(jù)了解,中國竹編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之后經(jīng)由楚文化的孕育、明代江南一帶竹編藝人的普及,到明清時期成為江南的獨特民俗風情。20世紀50年代以后,竹編歸口到工藝美術行業(yè),進入藝術殿堂。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竹編工藝演化出創(chuàng)作主體、表現(xiàn)形式、工藝流程、編織花紋上不同。

  此次展覽展出東陽竹編、桐鄉(xiāng)竹編、寧海竹編、江南竹編藏品四個品種。昨晚的展覽在“納涼故事會”“竹編手作體驗”中拉開帷幕。一樓展區(qū)主要展出了竹編工藝的發(fā)展歷史、工序、材質(zhì)及竹編工藝使用工具。東陽竹編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何福禮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其中一件《竹絲白鶴鼎》造型優(yōu)美,流光溢彩,一只白鶴在塔頂昂首挺立,顯得超凡脫俗,兩只飛龍盤踞左右,吞云吐霧,生動逼真。專家告訴記者,從工藝看,這件作品采用了雙菱、穿藤、貼片等多種編法,手工精密,紋理細膩,是東陽竹編的代表作之一。何福禮的另一件作品則以大松鼠關愛窩中小松鼠為題材,生動活潑,充滿生活情趣。桐鄉(xiāng)竹編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錢利淮出生于1985年,是年輕一代竹編工藝師的代表。他的作品《竹編水鄉(xiāng)》系列在設計上大膽創(chuàng)新,行云流水,富有動感,充滿活力,工藝上融合了各家之長,深受觀眾好評。

  寧海竹編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俞興甫從小拜父親為師學習竹編技藝,但一直做粗活,年過花甲才重從事竹編細作。他的作品《刷帚》看似簡單,實則處處用心,不管是選材還是打磨無不費盡心力。江南竹編收藏家何曉道創(chuàng)作和收藏的作品是這次展覽的重頭戲?!秷A籃》《夏籃》《行書箱》《針線簍》《小簸箕》等幾十件作品琳瑯滿目,件件是精品,既有實用價值,又是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