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空尋根之旅 越南胡志明市華人后裔到訪佛山
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尋根之旅
石灣人“下南洋”參與修建越南多座華人會館,后裔首次到訪佛山
10月15日一早,佛山祖廟博物館,早早迎來了幾位客人。他們時而舉起鏡頭在“佛山 唐貞觀二年”的牌匾旁留影,時而用稍帶越南口音的廣東話低聲交流,后又在瓦脊前久久駐足。他們是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華人后裔。
他們的先輩帶著佛山石灣制陶技術(shù),大約在一百多年前乘船“下南洋”,實現(xiàn)了19世紀這批“技術(shù)移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產(chǎn)業(yè)輸出。時隔一百多年后,佛山人在前往越南當?shù)靥皆L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確認,正是這些佛山先輩們參與承建了越南當?shù)囟嘧A人會館瓦脊建筑。他們將佛山石灣的優(yōu)秀制陶技藝和中華文化,以瓦脊的形式,定格在了當?shù)厝A人會館高高的屋頂之上,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佛山參與南洋商業(yè)網(wǎng)絡(luò)建構(gòu)的代表性符號。
時隔一百多年后,這批“技術(shù)移民”的后裔第一次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在這里,陶瓷,粵語、舞獅、功夫等,都是他們倍感親切的嶺南文化元素。以這些元素為代表,在與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的文化生態(tài)場中,佛山這些可以在國際華人社會通用的“世界語言”,再次在這場尋根之旅中得到確認。
南方日報記者 閻鋒
訪祖廟、探龍窯、尋故里第一批石灣“技術(shù)移民”后裔來了
10月14日傍晚,一下飛機,三位越南客人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佛山獅頭扎作大師黎婉珍的工作室。越南陶瓷研究者劉金鐘,與黎婉珍深入探討了“劉關(guān)張”獅頭的紋樣細節(jié),最后,他用四千多元買下一只可愛的小獅頭。
佛山之行,80后陶瓷研究專家劉金鐘的心情有點激動。用他的話說,“小時候就很喜歡功夫、獅頭,在三十多年后,第一次在功夫之城、南獅之鄉(xiāng),見到了原汁原味的獅頭和精彩的舞獅表演。”
劉金鐘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郡長大。這是一個華人聚集的區(qū)域,用他的話說,從小到大每逢春節(jié)、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他和朋友們都會趁熱鬧觀賞舞龍舞獅、賞燈會……這些熟悉的中華元素,隨著廣府人的腳步而走向了世界各個角落。而越南,作為兩百年前佛山人從珠江口向海出發(fā)的第一站,較好地保留了這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元素。
在華人聚集區(qū)域中華文化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劉金鐘的祖輩在越南胡志明市著作等身,曾修《西貢年鑒》,受到濃厚家庭氛圍的影響,劉金鐘對中華文化尤其是故土嶺南文化非常向往。他在業(yè)余時間拍攝了越南當?shù)卮罅渴癁掣G風格的圖片,走訪了窯口相關(guān)華裔后人及陶瓷從業(yè)者,并將自己拍攝的大量圖片和研究資料,無償贈送給佛山石灣的研究團隊。
這次在佛山(禪城)陶藝設(shè)計周來臨前夕,應(yīng)佛山方面的邀請,與他一起來到佛山來到石灣的,還有兩位稍上了年紀的客人——越南馮源昌窯后人馮建烽夫婦。
2018年的一天,佛山人劉孟涵一行到訪越南馮源昌窯,窯主馮建烽,清晰地講出并寫下先輩的家鄉(xiāng)舊址——“南??h五斗司豐寧社”。馮氏祖輩從佛山石灣出發(fā),在越南當?shù)氐膶氃锤G做工,后來自己創(chuàng)辦了興隆窯,在越南生產(chǎn)石灣風格的陶瓷。父親馮佳明在越南出生,繼承陶業(yè),將窯口易名為馮源昌窯。到馮建烽這里,在越南當?shù)氐膫鞒幸呀?jīng)是第三代了。
馮氏祖輩參與做工的寶源窯的窯號,永恒地鐫刻在越南眾多華人會館中規(guī)模最大、建筑裝飾美輪美奐的會館上——胡志明市穗城會館。據(jù)推測,這座會館的建設(shè)時間是1760年。會館在1993年獲得越南文化新聞部頒發(fā)的《歷史文化古跡》公認書。吸引劉孟涵等人兩度赴越南的,正是當?shù)剡@些氣勢恢宏的會館建筑上的石灣密碼,以及它們背后佛山先輩勇闖南洋的故事。
此次來到禪城,越南客人對祖廟、南風古灶、豐寧寺、陳家祠等進行了走訪,并將參加兩場研討會。10月15日的祖廟之行,他們態(tài)度謙和而內(nèi)斂,在聽完導(dǎo)游的介紹、觀賞完舞獅表演后,他們又提出重新再走一遍祖廟,再次一條一條瓦脊去看,用更多時間欣賞祖廟的磚雕、木雕、石雕和陶塑、灰塑。
“這條瓦脊與越南穗城會館的一條瓦脊頗為相似?!痹谧鎻R正殿一側(cè),劉金鐘感慨萬千。越南胡志明市穗城會館瓦脊的基因,在祖廟博物館這條光緒二十五年均玉造的瓦脊上找到了傳承的密碼。藍綠的主色調(diào),封神演義的故事主題,栩栩如生的瓦脊人物,瓦脊折射出的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粵劇場景,勾起了越南石灣籍華裔在尋根之旅中最敏感的情結(jié)。
粵語、陶瓷、舞獅、粵劇通行世界的佛山“語言”
回眸歷史,早在清中葉,珠三角地區(qū)興起廟宇豪華裝修熱,融入了嶺南風土人情以及歷史文化典故的瓦脊藝術(shù)陶塑裝飾,成為當時備受人們推崇之物。它們被裝飾在學宮、廟宇、祠堂、會館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屋檐上,以表現(xiàn)該建筑的壯觀,也體現(xiàn)了建設(shè)者的經(jīng)濟實力。
清人范端昂《粵中見聞》寫道:“南海之石灣善陶,其瓦器有黑白青黃紅綠各色,備極工巧,通行二廣。”珠三角地區(qū)公共建筑的瓦脊熱,傳播到了在越南的華人華僑中。
早在16、17世紀,廣東人就開始到南洋謀生或經(jīng)商,后來定居于各地成為華僑。尤其是廣府人在越南開發(fā)山地、平原、河川、鹽田、礦洞、陶瓷、造船等,將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開發(fā)成為魚米之鄉(xiāng),成為東南亞的糧倉和重要糧食輸出地,越南與廣東貿(mào)易自此建立互補關(guān)系。此間,大批佛山石灣陶瓷技術(shù)工人,陸續(xù)前往越南等南洋諸國,以制陶等技術(shù)資本安身立命,勇闖南洋。百年之后,石灣人與華僑后裔相互尋訪,通過越南當?shù)貢^建筑的瓦脊和祖廟上有著相通基因的瓦脊,打開了一段佛山人、佛山陶參與建構(gòu)“一帶一路”大市場的故事。
除了瓦脊上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胺馍裱萘x”“哪吒鬧海”“穆桂英掛帥”“六國大封相”等民間傳說故事,這種跨越了時空的對話和情感的聯(lián)系,還體現(xiàn)在諸多元素中。
在祖廟黃飛鴻紀念館前,《上海灘》鏗鏘有力的音樂和《男兒當自強》的鼓點一響起,佛山黃飛鴻舞獅團擅長長棍、大刀等兵器表演的小伙子陸續(xù)出場表演……這些音樂節(jié)奏在越南客人們看來,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上海灘》,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影視劇作品對于整個東南亞的影響非常大。其中,黃飛鴻是佛山人,佛山無影腳、佛山醒獅、佛山功夫都非常令人向往。”劉金鐘告訴記者。在舞獅現(xiàn)場一路忙著拍攝、記錄的同時,他甚至注意到佛山祖廟博物館收藏展示的一面舞獅團旗幟,“其實越來越多的舞獅團,開始用電腦刻字替代了傳統(tǒng)的字體,我拍回了博物館里最原汁原味的一面旗,帶回去研究分析?!?/p>
在南獅發(fā)源地佛山、功夫之城佛山“尋根”,在傳統(tǒng)歷史建筑祖廟博物館旌旗飄搖中,觀看黃飛鴻舞獅團的表演,摸一摸獅子頭,“鴻運當頭一世無憂愁”,這種“原汁原味的感覺”,讓越南尋根客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由于一些佛山武術(shù)人才前往越南傳授華人拳術(shù),發(fā)源自中國的詠春拳在越南同樣有著相當?shù)挠绊懥?。上世紀30年代,詠春拳十大宗師之一的阮濟云前往越南教華人習武,被當?shù)厝A人團體“南番順同鄉(xiāng)會”禮聘,為華人礦工傳授拳技以抗拒當?shù)夭环ㄖ?。阮濟云在河?nèi)停留四年期間,將拳術(shù)傳授給一批警官,之后他在越南北部傳授武技,1954年4月在西貢過世,他也被后人稱為越南詠春拳門派的師祖。
在粵劇方面,上世紀30年代末,從廣州去越南的人更多,佛山粵劇名家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羅品超都曾到越南堤岸等地演戲。在越南客人的回憶中,粵劇在1976年以前都非常流行?;氐健澳蠂t豆”的發(fā)祥地佛山,越南客人都別有一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