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揭曉(圖)
南方日報訊 (記者/肖雄 李細華 實習生/張迪) 9日上午,“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終評活動在廣州“珠江水晶”號游船上舉行,游船穿行在漲潮的珠江上,千百年來,這里一直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經過兩個小時的評選投票,游船停泊在廣州塔畔,在近百名媒體記者和嘉賓見證下,南方日報社社委郎國華公布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錦綸會館、粵海關博物館等)、廣州黃埔古港等10個參評單位榮獲“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稱號。
參評單位代表廣東最高水準
“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由南方日報社、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協(xié)和珠江文化研究會主辦?;顒幼?016年3月啟動以來,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共收到15個地級市96家單位報名,幾乎囊括我省(廣東)海上絲綢之路資源的“精華”,活動評委、中國民協(xié)副主席、廣東省民協(xié)主席李麗娜說,“評選競爭激烈,有幾個單位已經入選我國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推薦項目‘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遺產點名單”。
此次終評,在96家參評單位初評篩選出30強的基礎上,經過專家的論證、篩選,結合前期網絡投票評選的基礎,活動評委會最終評定: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錦綸會館、粵海關博物館、廣州郵政博覽館、沙面)、廣州黃埔古港、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跡、汕頭樟林古港、梅州松口古鎮(zhèn)、湛江徐聞古港、茂名濱海新區(qū)海絲遺跡、清遠湞陽峽、潮州宋代筆架山窯和揭陽惠來沿海海絲遺跡為“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
“這次評選,評委們既看重參評單位在過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作用,更看重參評的單位在今后經貿、旅游開發(fā)等方面的潛力?!痹u委、華南理工大學唐孝祥教授說,此次評選出來的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展現出廣東省海絲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多元內涵,也展現了海絲精神的古今傳承,將進一步激活全省的海洋經濟、旅游經濟和文化活力。
5000萬網絡投票創(chuàng)下紀錄
“本次評選,參評單位都是贏家?!薄皬V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引起了省內外各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為期一個月的網絡投票階段,其參與度之高,刷新了以往我省歷次景點評選的紀錄。最終統(tǒng)計結果顯示總投票數達到了5000多萬,日均投票數160多萬,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跡以2083383票位列榜首。
各地報紙、電視臺、自媒體都在為自己家鄉(xiāng)的參評單位“拉票”,一位地方領導說,通過這次活動,“感覺大家凝聚力更強了,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更加關注和熱愛了。”“這把火也燒到了海外”,潮州市這次有宋代筆架山窯和柘林港兩個參評單位,當地媒體發(fā)動世界各地的“潮州人”上網“投一票”,很多移居海外的“潮人”也行動起來。
這次為我省海絲資源“定坐標”的活動,也引起中央及海外媒體的關注,這是在文化領域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創(chuàng)新做法,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對于我省啟動“海絲文化地理坐標”評選給予關注,新華社、人民網等眾多主流媒體也主動報道或轉載,“為活動點贊”。
多方參與成就文化盛事
在此次評選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積極參與,茂名濱海新區(qū)還召開了尋找“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茂名研討會,呼應評選活動。
為了更詳實地了解參評單位具體情況,主辦方派出考察組遍走參評的30家單位,行程上萬公里。專家實地考察的意見為很多地方“加了分”,也讓評選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評委、暨南大學教授、省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元林表示,此次海絲文化地理坐標評選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落實我省建設海絲強省戰(zhàn)略,成為今年廣東文化領域的一件盛事。評選結果出爐后,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廣東海絲地理文化坐標的保護和開發(fā)事宜,并鼓勵和歡迎專業(yè)機構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海絲地理文化坐標的保護和開發(fā)建設。
專家點評
暨南大學教授、省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元林:
它們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錦綸會館、粵海關博物館、廣州郵政博覽館、沙面):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在“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的發(fā)展達到了巔峰,成為“天子南庫”,與亞洲、歐美主要國家都有直接的貿易關系。
廣州黃埔古港: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清朝,在廣州作為唯一對外貿易口岸的80多年里,黃埔古港迅速發(fā)展,這里有黃埔稅館、夷務所、買辦館等,外國商船必須在這里報關后由中國的領航員帶商船入港,辦理卸轉貨物繳稅等手續(xù),貨物才能進入十三行交易。80年間,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外國商船共計5000多艘。
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跡:早在隋唐時期,赤灣地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屯門赤灣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航海必經之地與始發(fā)地之一,是我國古代維護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和交通安全的重要軍鎮(zhèn),是中國抗擊外來海上入侵的前沿陣地。這里還是佛教海上南來首地、“辭沙”文化的主要形成地和華僑華人的祖籍地。
汕頭樟林古港:曾經是不少先僑乘坐紅頭船漂洋過番的起航地。據史料記載,樟林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后逐漸興盛。乾嘉年間發(fā)展成潮州最大的貿易港口,被譽為粵東通洋總匯之地、河海交匯之墟。樟林港的商貿活動和移民直接促成了樟林與外地,特別是東南亞一帶的文化交流?,F在,樟林古港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潮籍僑胞及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觀光考察。
梅州松口古鎮(zhèn):松口古鎮(zhèn)地處粵閩贛三省交匯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水陸交通方便,曾是廣東內河港第二大港口。明清及民國時期,客家民系從粵閩贛周邊客家大本營向世界各地遷徙過程中,由于松口是從水路經汕頭出南洋的必經之道,成為客家人南渡越洋出海的始發(fā)地和中轉站,成為中國客家人移民海外開拓的“印度洋第一站”。
湛江徐聞古港:徐聞港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官方史書記載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以徐聞港為始發(fā)港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記載最早、最詳細、最完整,也是最長的由漢朝官方經營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它首次記載船隊所攜帶的主要交易物為絲織品(雜繒),正式翻開了中西方國與國之間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頁。
茂名濱海新區(qū)海絲遺跡:1500年前冼夫人從現茂名濱海新區(qū)乘船去海南島。茂名自古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孫中山當年在《建國方略》規(guī)劃可容巨船的地方,就是在茂名博賀,這里是我國距離南海油氣田和馬六甲水道最近的港口之一。早在南朝時期,博賀就開辟了海上航行,與廣州和海外來往通商。1518年廣州“市舶司”遷至電白區(qū)博賀港。
清遠湞陽峽:北江不但有交匯中原文化與嶺南百越文化的意義,還具有對接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以及溝通內陸文化與海外文化的意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強大通道。而位于北江中游的湞陽峽文化帶,則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悠久豐富的文化底蘊,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樞紐和關鍵的節(jié)點。
潮州宋代筆架山窯:位于潮州城東,三峰并峙,狀如筆架,因此得名筆架山。《三陽志》記載:“郡以東,其地曰白窯瓷。”北宋時期,這里代表著嶺南最高的陶瓷工藝水平。一批批潮州陶瓷從這里燒制成品,被送上貨船,漂洋過海,遠銷國外,這一盛景可在筆架山8號古窯出土的數百件瓷器和窯具略窺一斑。
揭陽惠來沿海海絲遺跡:惠來沿海歷史文化淵源深厚,現存古代“海絲”遺跡眾多,有保存完好的靖海古城、神泉港、廣利王廟、靖海海關、石碑山燈塔等見證“海絲”歷史的文物古跡。據清雍正九年《惠來縣志》記載,“靖海為東南屏藩,神泉為南海門戶”。相傳,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船只途經此地,曾在神泉港建倉庫儲備物資。南方日報訊 (記者/肖雄 李細華 實習生/張迪)9日上午,“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終評活動在廣州“珠江水晶”號游船上舉行,游船穿行在漲潮的珠江上,千百年來,這里一直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經過兩個小時的評選投票,游船停泊在廣州塔畔,在近百名媒體記者和嘉賓見證下,南方日報社社委郎國華公布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錦綸會館、粵海關博物館等)、廣州黃埔古港等10個參評單位榮獲“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