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優(yōu)勢漸失? 專家解讀行業(yè)趨勢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周乾憲)“倉庫里快沒地落腳了,我提前囤了一個月的貨,就是為了這一天!”今年的“雙11”即將到來,各大跨境電商和微信朋友圈里的海外代購早已開始“備戰(zhàn)”,在澳大利亞生活的小蓓就是其中一員。
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地,代購化妝品、服飾、奢侈品、奶粉等已經(jīng)成為一個相當火爆的產(chǎn)業(yè)。越來越多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把代購當作一種職業(yè)。“代購”甚至作為新詞匯被納入歐美媒體的話語體系。
小蓓2014年剛到澳大利亞時即看準了這一商機。她說,海外不少商品在質量、價格等方面與國內相比有相當優(yōu)勢,促成了代購的實際需求。
在韓國留學并從事化妝品代購的趙一博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海外代購把東西快遞回國的途徑有郵政和商業(yè)物流,但多數(shù)會選擇在入關時海關抽驗包裹的郵政途徑。如果幸運沒有被抽到,利潤會相當可觀。
中國海關總署公告稱,凡是未按照規(guī)定辦理報關手續(xù)的跨境電商交易和代購行為,都會涉嫌走私,這讓“代購”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而如果代購商品依照規(guī)定報關,面對高稅率,許多商品在價格上的優(yōu)勢不復存在,海外代購的生意也受到很大影響。
不僅如此,趙一博說,小代購目前主要依靠親朋好友,大電商資本的投入勢必會拉低商品價格,壓縮普通代購業(yè)者的利潤空間。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各路電商紛紛入局海購,零售電商大佬如天貓、京東等,都將海購版塊提升至重要戰(zhàn)略地位。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紛紛加緊融資步伐,洋碼頭、小紅書等成為后起之秀。海外電商,如日本樂天、亞馬遜等逐步試水國內市場,上線海外購板塊。
2016年4月8日,跨境電商稅改新政出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解讀稱,雖然政策調整主要適用于跨境電商,但新政將行郵稅原來的四檔稅率10%、20%、30%和50%,整合為15%、30%和60%三檔稅率,會提高個人代購的成本。
更令海外代購糾結的是今年10月1日起調整的進口化妝品消費稅,稅率由30%直降為15%。降稅使消費者可以直接在國內購買,代購自然會受到影響。中國海關也出臺措施,激勵買家在上海自貿區(qū)等稅率較低的自貿區(qū)購買海外商品,送貨更快。
莫岱青認為,海外代購將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這不意味著這個行業(yè)將消失。目前看來,只要有需求,華人海外代購市場還會存在。
在電商戰(zhàn)略分析師李成東看來,政策在短期內一定程度上影響海外代購的收益。不過著眼長遠,更是為了促進代購產(chǎn)業(yè)往正規(guī)合序的方向發(fā)展。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及時關注國家發(fā)布的各種新政很有必要。
小蓓認為,“海外代購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信譽。”她通過視頻直播購物過程,向買家提供原始購物小票的照片,為自己信譽“背書”。開店三年,她擁有了皇冠淘寶店,和數(shù)以萬計的客戶。
同樣,李成東表示,代購目前多為小宗商品代購,與跨境電商有一定的互補作用,存在的競爭是良性的。海外代購欲存活下來,最根本的是保障商品質量,走向精細化運營并尋求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