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近日刊發(fā)文章,從補習華文的趨勢著筆,文章認為學生補習華文不如課堂教學有效果,建議學校應(yīng)當增加一些用華文修讀的課程,增加接觸華文的機會,才能有效提升華文程度。文章摘錄如下:
最近報章上又出現(xiàn)有關(guān)學生上補習課的討論。這當然不是個新鮮的課題,但它卻一直存在并有日趨普遍的現(xiàn)象。
補習華文的趨勢,又是從何而來呢?
在本地,華文是華族學生必修的母語課,但它只屬于第二語文,每周只有五至六節(jié)課,每節(jié)約30至35分鐘不等。這是快捷班華文的節(jié)數(shù),此外還有高級和普通華文,但都是屬于單科教學。
學習華文就和學習別的語文一樣,學生學習必須有程序有系統(tǒng),聽、說、讀、寫,缺一而不可。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華校,沒有學生會說華文難學,因為當時的華校,除了英文一科,其他科目大都以華語教導。
當時的華校生,有些家境較好的,就會請人到家里為子女補習英文。80年代以后,各中小學的華文只屬于單科教學,學生的華文程度低淺,才要另找華文補習。
至于華文程度比普通課程及快捷課程為高的,諸如高級華文班的學生,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華文程度,有的也在校園外到補習中心上華文課。因而,校園外的華文補習中心及家庭的華文補習,早已成為一種風氣。有的華文補習中心的學生人數(shù)上千,這是可以理解的。
學生補習華文,就如補習其他的科目,諸如英文、數(shù)理化等一樣,如果學生認真學習,對華文程度的改善與提升是有幫助的。但問題在于對補習的依賴,到底應(yīng)該有多重。
幾年前一次華教團與議員的對話會上,某位議員說,家長們?nèi)绻麚淖优娜A文程度不好,自己也會想方設(shè)法。意思是家長必會為子女找華文補習老師,解決課堂少學華文的問題。
實際上,補習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輔助,補習怎樣也不如課堂教學來得全面而有績效。
學生在學校上了整日的課和參加課外活動,還要抽出時間到校外上華文補習課,雖然不是每天都如此,但也得付出不少的精神與時間。對成長中的學生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非常的負擔。
另一方面,孩子到補習中心或在家里補習華文,每個月的補習費要遠遠超過學校的學雜費,往往每個月要付出百大元以上,這是家長的一個重擔。
其實,學生在學校里上華文課,不是教材或老師有什么問題,而是華文每周上課只有很少的幾節(jié)課,而語文教學的各方面都要顧全,不能減少或從略。諸如課文、作文,應(yīng)用文、理解測驗等等,都得在課堂的正課進行。這樣,華文教師疲于奔命,學生也窮于應(yīng)付。這些都有必要檢討和調(diào)整。
筆者曾《早報·言論》版(2008年3月19日)《高級華文課程必須開發(fā)多科教學》一文中指出:小學除華文教材一科,應(yīng)把技能科目及增設(shè)的《中華篇史》采用華語教學,中學則增設(shè)諸如當局擬開辦的中英翻譯、華文戲劇或當代中國簡介、華文媒介概論等,讓高級和快捷班華族學生修讀,就能解除華文為單科教學的局限。
學生有多一兩科目用華文修讀,增加接觸華文的節(jié)數(shù)時間,就能有效提升華文程度,這也是學好華文的正確有效途徑。(杜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