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消息: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發(fā)表署名文章說,多語文是馬來西亞在東盟國家中具有良好競爭力的最大本錢,多語文的學習也沒有分化或改變大馬各族人民對馬來西亞的國家效忠和認同感。大馬豐盛的文化根源,正恰恰是來自多語源流的學校。強制性實行單元語文政策,只能是一項開倒車,自我弱化的舉措。文章摘錄如下:
副首相納吉的“只要華印社會仍需要,華淡小學就會繼續(xù)保留”的言論,顯然有著消毒和滅火成份,以防課題在國陣成員黨內發(fā)酵爭吵,并成為民聯(lián)的攻擊話題。但是這番說話也隱約暗示慕克力要以馬來語作為教學媒介語單一教育系統(tǒng)的言論,多少帶有政治意圖和含意。
事實上,每逢政黨改選或全國普選,我們總不免聽到這一類毫無營養(yǎng),目的旨在嘩眾取寵,引起關注或討好某一方的言論。一般這些說話都會在選舉后消聲匿跡,發(fā)言者事后也彷佛患了失憶癥不再重提自己說過的話。然而這一次慕克力的說話如果真是具有政治用意的話,那么他顯然判斷錯誤了。他低估了今日的政治局面,也忽略言語問題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已成為開放和不具爭議的議題。
多語文是馬來西亞在東盟國家中具有良好競爭力的最大本錢,作為政治人物的慕克力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其它國家的人都會對大馬人的多語文能力感到吃驚,而對外資企業(yè)而言,這點優(yōu)勢有著強大吸引力,因為它給予了他們在周邊國家所無法獲得的方便。綜合各族大馬人,我們基本上可以提供通曉馬來語、英語、華語,還有淡米爾語、興都語及其它中國方言的人力資源,解決外商在投上資的語言困境和障礙。
我們更清楚的是,多語文的學習并沒有分化或改變大馬各族人民對馬來西亞的國家效忠和認同感。相反的,我們卻因為多種文化的交匯,讓大馬變得更有魅力。而我們的豐盛文化根源,正恰恰是來自我們多語源流的學校。如果只選擇單一語文教育,我們將失去這豐富的一切,也會在商業(yè)競爭上失去優(yōu)勢。
從民聯(lián)及國陣成員黨的快速反擊,我們清楚看到很多人還是明白這一點的,盡管多數站出來的政治人物是以政治角度發(fā)言,從憲法、煽動性言論等觀點去反擊和批評,但作為一般市民,我們知道單一語文的教學只會使我們從開放走向封閉。特別是我們不斷強調多語人才的今天,強制性實行單元語文政策,只能是一項開倒車,自我弱化的舉措。同時,我們也看不出在此刻有任何提出修改這項建議的必要,除了撈取廉價政治資本為目的。
我們要強調的是,不論是華小或淡小,都不會培養(yǎng)出不愛國學生,而多元語文的學習只會使學生擁有更廣更寬的視覺,方便他們走向世界學習更多的知識以回饋祖國。如果我們的下一代仍然只能通過翻譯來學習先進知識,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將永遠無法進步。因此,保留華小淡小是一件理所當然,也是根本不應被提出,更甭說引起爭議的事情。
我們懇切希望國內政治人物的言論能夠成熟,發(fā)表一些宏觀和具有遠見的說辭,特別是金融危機沖擊的時候,發(fā)表具挑動性的無謂言論只會耗費人民的時間,讓大家永遠在老圈子里兜轉,坐失前進和發(fā)展良機。(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