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東京的時候,有一個晚上特意到鬧市里的小街看日本男人下班喝酒。日本的小街總是那么有味道,木板墻加紅燈籠,每個酒吧對路的一面敞開著,站在街上便可覽括街道兩邊的酒吧,滿是淺色襯衣深色西褲的男人,沒有一個女子!要不是想早點回酒店休息,我很想拉著C N進去喝一杯,看那些日本男人會不會對我這個侵入者立眉瞪眼,會不會有人走過來跟我說“小姐,這里不歡迎女人!
這一趟去日本,其實不太了解日本男人。我所接觸的都是C N的朋友,基本都是學者教授,通常話語不多、謙虛有禮,顯得有些小心謹慎,看上去老老實實。印象最深的一位是M先生。M先生60多歲,樣子總讓我想起動畫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 psons)里面辛普森先生的老板M r. Burns。M先生有一張瘦長的臉,尖尖的下巴,半禿的頭,后面的頭發(fā)長而整齊,鏡片后是溜溜轉(zhuǎn)的眼珠,下巴有一顆大黑痣,說話時隨著臉部肌肉上下跳動。最特別的是他有個習慣,每次說話前總先來一聲抑揚頓挫的“啊——”。席間,只要聽到“啊——”一聲,大家立即安靜下來朝M先生看去,他顯然要講話了。
扯遠了,再回到日本男人喝酒的話題上吧。我們在東京酒吧街所看的只是日本男人一種隨意的消遣,京都男人的喝酒可以精彩得多。朋友們讓我們在京都嘗試了這種喝法,即是有舞伎(MAIKO)助興的宴席。
以前我對舞伎這個名詞其實相當陌生。我們比較常聽說的是藝伎,特別是幾年前的影片《藝伎回憶錄》讓很多人對藝伎更為熟悉。舞伎是藝伎學徒。“伎”字容易產(chǎn)生歧義,舞伎其實只在宴會上為客人表演音樂舞蹈等藝術(shù),也替客人斟斟酒。以前一個女孩想當舞伎的話,5歲就要開始學習了。只是現(xiàn)在日本法律規(guī)定16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上學,所以一個女孩必須等到16歲才能成為舞伎。最近有報道講京都舞伎的數(shù)目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如銳減,到七八十年代時只有20多人,近年來舞伎的數(shù)目又開始增加,原因是舞伎比很多上班族的收入更高。舞伎乍看跟藝伎一樣,仔細看便有很大的差別。(來源:日本新華僑報報網(wǎng);作者: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