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華人社區(qū)華人動態(tài) 【字體 】【打印
勤儉持家vs借貸消費 經濟危機考量華人消費習慣
2008年11月25日 10:46  來源:人民網   發(fā)表評論

    據報道,美國人目前平均每天有5000人申請破產。這些個人破產者,是借貸消費的犧牲品,他們貸款買了車房,劃信用卡大筆消費,失去工作后一夜之間負債累累。經濟危機的時局提出一個問題 :海外華人,特別是發(fā)達國家的華人,如何面對借貸消費這種日常生活模式?

  中華文化的一大生活傳統(tǒng)是攢錢。這種生活傳統(tǒng)是因為勤儉持家的美德,也是因為風險意識。中國人自古有積蓄財產的習慣,預先儲備好醫(yī)療費用、兒女教育費用,以及養(yǎng)老和婚喪嫁娶等開銷,并在財產積蓄足夠后購置房屋。注意,中國人的傳統(tǒng)是錢夠買房時才買房,而且是一次性支付。

  現代社會,經濟活動上的一個特點是有完備的金融體系,并在這一基礎上推出信用消費,借貸消費。這種完全不同于中華傳統(tǒng)的消費模式,目前正在進入中國,但沒有成為個人經濟模式的主要形式。今天中國也有房奴,也有卡奴,也有為炒股跳樓的人,不過中國離日破產五千人的程度所距甚遠。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失業(yè)意味著吃不上飯,但不會出現負資產。

  信用消費、借貸消費在西方國家已經完全普及。西人個個貸款買房買車,天天刷信用卡。他們薪水一到帳,還了信用卡和貸款,支付了保險金,往往就歸零。我曾經有過一個加拿大工友,開車時把別人車刮了,這點小毛病賠兩個錢就算了,通知保險公司會很煩成本也極高。對方沒多要,600加元現金。這位工友刷卡消費不眨眼,要拿現金那是絕對沒有。于是他找到借貸公司,以高達18%的利息借了600元現金。這筆帳,肯定要到下個月開支再還了。

  西人的借貸消費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年入八萬,信用卡卻只能支付每月的最低還貸額度,最后積累出十幾萬信用卡欠款,利息高達15%以上,這樣人并不鮮見。我的朋友凱西,一個慈善的、普通的年約五十歲的加拿大中年婦女,和我熟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聊她的經濟狀況。這位公司職員認為她家庭的個人經濟狀況非常健康,因為她和先生將在65歲退休前還完房貸——這房子她十五年前買的。這種還貸方式,最后的還貸總額將是她購房款的兩倍以上,一個中國人不可能接受,但加拿大人認為是正常的。

  在信用消費、借貸消費基礎上,才會出現日破產5000人的情況。這些現在破產的人,并不是美國次貸危機的第一批犧牲品,那批人是貸款買房投資,圖媒短線套利的人,F在破產的人,已經完全是經濟危機的產物,他們失去了工作,不能還車貸房貸,只能破產。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在討論減免信用卡債務的原因:他肯定還不起了,你如果適當減免給他留點希望,就留下了努力工作賺回來的可能,否則干脆報破產算了。

  借款消費的壓力之大,非當事人很難理解。貸款買房要破產,租房也沒好到哪兒去。四年前,加拿大安省經濟還很強勁,我租住一處鎮(zhèn)屋,租賃公司說前任租客只住了一個月,正常的房約應是一年。他寧肯付違約金搬家,就是因為住了一個月工作沒了——開不出工資,第一時間就得退了大房子去住小房子,風險承擔能力為零。

  上述借貸消費的個人經濟模式,在中國國內還不廣泛,至少還不占據主要模式。一個中國人,無論如何有些積蓄。但海外華人,特別是在發(fā)達國家生活日久的華人,已經開始“融入”這一“主流社會生活模式”。我頗見過一些買日用品只要方便不問價格的中國移民家庭。年入五萬,月食品開支在八百元以上,基本是想吃什么買什么。夏天旅游,太大的架勢不會有,但上美國跑一圈不算希奇。再加上養(yǎng)車、房貸、日常開銷、繳稅……也就是個吃空花凈。工作丟了怎么辦?再找啊。

  現在的問題是:真遇上大簫條,工作不會那么好找,然后怎么辦?這里面有一個悖論,表面上高度個性化的西方工業(yè)國家,通過保險、福利等復雜程序,把所有風險轉嫁給了“國家”和“社會”。正在為“跟上時代”努力的中國,民眾拼命積蓄個人財產控制消費,事實上以家庭為單位各負其責。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此微妙的轉換。從理論上探討這一現象不是本文的任務,筆者在這里僅陳述事實。

  把所有的責任交給社會,是不是就完事了?買保險,保險公司是不是會破產,這個可以探討。但在加拿大,用于個人保障由國家稅收政策促銷的注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目前在貶值是一個事實。據CTV電視臺的消息,一些RRSP賬戶內投資組合的當前市值,較之原有預期,已減少了近40%。加拿大用于子女教育的注冊教育儲蓄計劃( RESP,在華人社區(qū)通常稱為教育基金),保值的一個前題是主要投資是國庫券。國家會不會破產是一個高難度課題,從新聞報道看,加總理哈珀昨天剛強調完加拿大經濟是健康的,今天就宣布現在首要工作任務是應對經濟危機。

  在勤儉持家和借貸消費兩種模式之間,華人應該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如何適度平衡,已經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現實問題。(李牧)


編輯:史詞】
進入相關專題: 金融海嘯沖擊華人經濟

 
請您評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僑網立場。

      
今日要聞 更多>>>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查
頻道精選  
[人在他鄉(xiāng)]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熱點]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職業(yè)”
[華人文苑] 血型決定男人情變的動機
[幽默笑話] 男人會生孩子之N種后果
[人在他鄉(xiāng)] 賭城拉斯維加斯感受美國經濟涼熱
[人在他鄉(xiāng)] 日本警察非讓我去刷牙
[文化中國] 七夕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華人文苑] 嫁人的誤區(qū)
[人在他鄉(xiāng)] 美國小鎮(zhèn)熏衣草園的理想下午
[華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帶“壞”了

加華社籌款助華裔花滑小將備戰(zhàn)冬奧

亞洲小姐美東賽區(qū)競選揭曉

加拿大華裔青年求職探索新領域

柔州馬華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細歷
僑網論壇 更多>>>
[異域唐人]
[留學他鄉(xiāng)]
[尋根問祖]
[回國發(fā)展]
[華文教育]
[華人視角]
- 橫比中、英、美三國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 英國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樣去原諒男朋友
- 外來移民的總統(tǒng)兒子們
-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英文版)
熱點關注 更多>>>
·打壓華人非法就勞 日本勞動力市場空白誰來填?
·中國人移民美國速度加快 “愛國”與否引爭議
·弱勢≠弱者 飽受困擾紐約華人女性向性騷擾說不
·境外華商屢碰壁 新"中華街"能否立足東京街頭?
·華人何時邁進日選舉大門?前景光明道路漫長崎嶇
·李紹麟就職 加拿大首現兩華人省督同時在任(圖)
網站簡介 | 聯系我們 | 供稿信箱 | 廣告服務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